真正的幸福:身上沒病,心裏沒事

2016052100:00

一個人正當壯年的時候,青春年少,意氣風發,白馬輕裘,



架鷹斗狗,射獵打圍,恣意揮灑着生命力,但是一旦步入



老年,身體開始走下坡路,才明白‌‌“身上沒病‌‌”是真正的幸


福。唐
代詩人羅隱有一句詩:‌‌“得即高歌失即休。‌‌”人生有



失意,有得意。得意的時候,朋友多,應酬多,飯局多。





俗話說:‌‌“無病一身輕。


人生得意須盡歡,燈紅酒綠,觥籌交錯,哪有心思



顧及到什麼健康的生活方式,於是體重超標,‌‌“三高‌‌”



來了,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煙酒過量,肝也出



問題了,這時後悔也晚了,有可以享受的物質,卻沒



了享受的能力,長嘆一聲:‌‌“身上沒病才是真的幸福啊!‌‌”




人生失意,當一個人的地位、名譽和財產,遭逢重大損壞



時,一定要保住身心的平衡與健康,以求來日東山再起,



就是通常所說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古人還有一句文雅的話,‌‌“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無處下



金鉤‌‌”,表達的是同樣一個意思。東山再起的資本是身體



得行,經得起折騰。




人活在世界上,衣食住行,老人孩子,不想事、不做事是



不行的,所以‌‌“心裏無事‌‌”指的不是把一切都不放在心上的



那種沒心沒肺,而是指心不被生活中的瑣事征服,在忙忙



碌碌中還能保持心態平和,心靈自由,實際就是心無掛礙



的意思。



心裏無事是一種悠閑的生活方式。




悠閑不是懶惰,而是從容不迫,若有所思,不因生活忙碌



而迷了心神,忘記了品嘗生活的真味,把握生活的真諦。




林語堂說:‌‌“最合於享受人生的理想人物,就是一個熱誠



的、悠閑的、無恐懼的人。‌‌”然而,偏偏有很多人把生活



的全部等同於‌‌“生產‌‌”,無端地忙碌、緊張。因為忙,很多



人連坐電梯都會嫌慢,早就沒有了‌‌“坐看蒼苔色,欲上人



衣來‌‌”的恬靜。



現代生活的主旋律少不了‌‌“繁忙的奔跑‌‌”,但悠閑卻是生活



中‌‌“悠然的散步‌‌”,是在長途負重跋涉後身心徹底放鬆的休



憩。
如果真覺得累了,在周末,遠離喧囂,獨自品茗讀書



遠足也好,與三兩好友把酒言歡也罷,干點自己真正打心


眼裡喜歡的事兒,千萬別勉強自己。



心裏無事是一種達觀樂天的心態。



古人云:‌‌“心中無事一床寬。‌‌”唐代高僧無門慧開禪師曾經



勸人要做到心中無事,認為這樣才能生活得心情舒暢,輕



鬆自然。



他有一首詩說:‌‌“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



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人世間隨時都有自然的美景,春天百花爭艷,可以陶冶情操;



夏天習習涼風,給人帶來涼爽;秋天月光皎潔,令人心曠神



怡;冬天白雪皚皚,給人以冰雪高潔的遐思。




不管世間的變化如何,只要我們的內心不為外境所動,保持



一種達觀樂天的心態,則一切榮辱、是非、得失都不能左右



我們,心裏的世界是無限寬廣的。



心中無事其實就是沉靜下來的心態,是從容的生活態度。




心裏無事是一種修身養性的境界。



生活節奏的加快,讓很多人再也體會不到修身養性的境界。



這種修身養性,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恬淡,它強



調的是對身外名位、功利的淡忘;是‌‌“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



無‌‌”的溫馨,它呼喚的是對友誼、親情的回歸。




一個人活在世上,在一定程度上活的是一種境界。境界有高



有低,如果你心裏無事,心中沒有煩惱掛礙,你所看到的一



切景物都會給你帶來無限的歡樂,你也會感到在世間處處都



充滿溫馨。




但是要達到‌‌“心裏無事‌‌”的境界並不是件容易的事。一個人的



一生中,常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與煩惱,絕對一帆風順



的人生是沒有的。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諸如



婚戀失意、喪親之痛、懷才不遇、生離死別等等各種人生的



磨難。這些令人煩心的事經常會讓人難以開懷。




不要妄求,不為那些不切實際的願望而放心不下;活在當下,



不為過去的事後悔,不為將來的事焦慮;遇到別人中傷,學會



忍辱寬容,不計較個人恩怨得失。



做到這些修身養性的具體要求,也就達到了‌‌“心裏無事‌‌”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