諺云十七:【少年不努力,老來徒傷悲。】

2017073013:37

十五年三月廿八日丙戌年二月廿九日

 

諺云十七:【少年不努力,老來徒傷悲。】

解繹:人皆歷經年少時期,此時身健體壯,精神旺盛,正是奮發之時,但卻因環境過於安逸,或是思想觀念沒有導正,形成惰性,如此老來必然一事無成,悲傷已一事無補!

諺意:為自身往後日子著想,應做人生規劃,把握當下,努力向上!

述例:高雄一遊民楊某,淪落於苦疾孤獨,其來有因。楊氏原本出自小康家庭,父親代工為業,生活尚過得去。到了中學時期,家庭經濟完全改觀,生活得無憂無慮,一些鎖碎的事都有父母安排,所以逐漸好逸惡勞,一有空暇就四處與人遊玩,久而逐漸變壞,及至聚眾滋事,無所不做,父母則為其傷透了腦筋!

楊氏入伍後,也因逃兵受判軍法,延長兵役六年。楊父於此期間亦因家庭與事業兩頭燒,憂勞成疾而亡。楊母無法承接夫業,只好做個結束。楊氏知父亡,雖有回家祭拜行孝,但也沒有因此徹悟而改變,更在退伍後因母柔弱,無法管教,楊氏變本加厲,一天到晚就是向母親伸手要錢。時常因母親不給錢就藉酒裝瘋吵鬧、摔椅敲桌以達到目的。楊母在精神上無法承受,身體又漸走下坡,且本身就有心臟疾病,一日又受兒吵鬧,於夜心臟病發亡故。

楊氏在母親過世後繼承家產,好逸惡勞的個性沒有改變,又結交劣友,吃喝嫖賭樣樣都來,就這樣將父母留下的遺產,五年餘揮霍一空,還欠下百餘萬賭資。楊氏招人追債毆打,身有傷疾,且無依無靠,因為親友皆知其人忤逆不孝,所以都不伸出援手幫助,楊氏就此淪落為遊民。

此例果報,悉聞者何不知這是楊氏的現世報,而其自身不知努力,不知惜福,一再造業,終落入自造因果,而承受果報之苦!故世人宜知,人倫道德必要遵守,再則能克苦耐勞,趁著年少時用功努力,以待未來人生的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