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福消災之道—感應篇彙編白話節本卷

2016061318:42

友悌。

【解釋】

做人家哥哥的,必定要友愛弟弟;做人家弟弟的,


必定要尊敬哥哥。

【分析】

兄弟如手足,在一生當中,就這幾個人了,也是人生


最為難得的事了!自父母的眼裡看來,兄弟原來是一


體的啊!假使兄弟之間,稍微有了不和的話,那麼父母


的心,就會感到不安了;而父母若是看到兄弟相愛情同


手足,內心不知道會有多麼的快樂啊!而且兄弟稱為手


足,則彼此之間就痛癢相關,應該要互相的保護扶持,


那裡有手足自己在互相干擾打鬥的道理呢?所以要時時


的念著:兄弟同是一個父母生出來的,本來就是同為一


體的啊!就像是骨頭和肉一樣,很難解的開啊!若是明


白道理,兄弟之間,就算是遇到些誤會爭吵,自然就會


不忍心的再爭吵下去;對於錢財,也就自然看得輕了。


法昭禪師曾經作了一首偈子說道:「同氣連枝各自榮,


些些言語莫傷情;一回相見一回老,能得幾時為弟兄。


弟兄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爭端;眼前生子又兄弟,


留與兒孫作樣看。」袁氏世範說:「父親愛兒子,哥哥


愛弟弟,這是做父兄的本分,不必去責備兒子或弟弟一

定要順著;那麼做兒子的,或是做弟弟的,本來就應該


要愛自己的父親和哥哥;但也不必去責備父親或哥哥,


對自己一定要慈愛,只要各自的盡了自己應該盡的本分


,那麼彼此責難對方的這種毛病,自然就會沒有了。而


且要嚴禁家人或佣人居間傳話,以免發生誤會;而妻子


的話,多少帶有感情的成分;雖然中聽,也不要聽;那麼

離間父子兄弟感情的話,自然也就沒有了;縱然有,也是


行不通的啊!」王陽明先生曾說:「古代的聖人大舜,他


能夠感化大象來替他耕田,其中的秘訣,就是他不去看象的缺

點」,所以骨肉之間,只應該講情,不應該講理;因為執著了


理,便會傷到了情;而傷到了情,就是非理了啊!宋朝的程子


,有人問他說:「我事奉哥哥,已經盡了我做弟弟的道理,但


是卻得不到哥哥的歡心,那麼我該怎麼辦呢?」程子回答說:


「你事奉哥哥,應當要心存孝敬,而且要至誠懇切才行,不可


以心存委曲,向人訴苦。」那人又問:「那麼哥哥應該要如何


的對待弟弟呢?」程子說:「做哥哥的,應該要對弟弟友愛,


才是做哥哥的道理。」

故事一:

漢朝的時候,有位叫田真的人,家中共有兄弟三人,父母都


已經過世了,兄弟三人就討論,將父母遺留下來的財產,平


均分做三分,每人一分;連家中堂前種的那棵紫荊樹,也決


定要把它分為三分;而且明天就要動手,把紫荊樹分割成三


分;說也奇怪,就在田真兄弟決定之後,這棵紫荊樹突然就


枯萎了。田真看到之後,感到非常的震驚,就跟兩位弟弟說


:「樹木同株,聽到自己要被分割成三分,所以才憔悴枯萎了

啊!難道我們人卻不如樹嗎?」田真說著說著,忍不住悲從


中來,哭了起來;兄弟三人因此就決定不要分割紫荊樹了。


說也奇怪,這棵樹一聽到田真兄弟說不分割它了,就又活了


過來。兄弟三人因此而感悟,再也不分家了。從此兄弟財產


共有,而且愉快的生活在一起;鄰居們都稱讚:「田真兄弟


一家是孝門啊!」要知道兄弟屬於天倫之一,與父子夫婦並


稱為三綱;所以古人將兄弟比喻作手足,而手足就有不相分


離的意思!因為分離又會分散,分散就會孤單,而孤單就快


要滅絕了啊!

故事二:

宋朝宰相司馬光的哥哥,名叫司馬康伯,已經八十歲了,司馬


光事奉哥哥,把哥哥當成嚴父一樣的在事奉;又把哥哥當成嬰


兒一樣的呵護著,每次吃飯的時候,吃了一會兒,司馬光就會


問:「哥哥啊,你要吃飽哦;不然就會餓到了啊!」天氣稍微


寒冷,就會摸著哥哥的背說:「哥哥,衣服穿的夠不夠啊!小


心別著涼了啊!」

故事三:

周文燦天性非常的友愛,他的哥哥愛喝酒,而且依賴著周文燦


過生活;有一次哥哥喝醉了酒,並且還毆打周文燦,鄰居聽到


了,為他感到十分的不平,就罵周文燦的哥哥說:「你弟弟對


你這樣好,你吃他的、喝他的、住他的;喝醉了酒,還要打他


,你這個做哥哥的,到底還有沒有良心啊!」然而周文燦卻很


生氣的對鄰居說:「我哥哥並沒有打我啊!你們為什麼要離間


我們兄弟的感情呢?」

故事四:

宋朝的鄭德珪、鄭德璋兄弟兩人,天性都非常的友愛孝順,兩


人一齊讀書,晚上也同睡在一塊兒。而德璋的個性剛正不阿,


做人不夠圓融,得罪了仇家;仇家就設計陷害德璋,因而被官


府判了死罪,馬上官兵就要來家裡拘捕德璋了。德珪知道弟弟


是被人陷害的,感到十分的悲傷,就假裝對弟弟說:「他們本


來是要陷害我的,跟你無關啊!我只要前往官府自首,那麼真


相就會大白了;如果你去官府投案,那就死定了啊!」德珪說


完了,就前往官府去自首,德璋就追趕著哥哥,兄弟兩人在路


上相持不下,頓足抱頭大哭;都搶著要先去官府受死。德珪就


默默的設計,阻止拖延弟弟前往官府受刑,自己就趁著黑夜先


離去了。德璋第二天發現哥哥不見了,就再追哥哥,一直追到


了廣陵;這時候,德珪已經死在監獄裡面了。德璋見到了哥哥


的屍首,傷心痛哭得昏死過去,一共四次。德璋把哥哥的屍體


火化之後,就背著哥哥的靈骨,返家安葬;並且守在哥哥的墓


旁好幾年;每次德璋哭的很傷心的時候,烏鴉和許多鳥兒都飛


到德璋的身旁,聽他哭泣,而且還不吃東西。德珪的孩子年紀


很小,德璋撫養哥哥的孩子,就跟自己的孩子一樣的認真。

故事五:

在魏晉南北朝的時候,北齊有位叫普明的人,兄弟之間,為了


爭財產而常年累月的打官司,而且還各自的請了証人,來為自


己証明;一狀告到了清河太守蘇瓊那裡。蘇太守就把普明兄弟


倆召請過來,並且勸他們說:「天下難得到的就是兄弟啊!而


容易得到的則是田地;假使得到了田地而失去了兄弟,你們的


心會覺得怎樣呢?」蘇太守說著說著,就掉下了眼淚,在旁邊


的証人看到了,也無不被太守的真誠感動得流下了眼淚;普明


兄弟倆則互相叩頭認錯,彼此退步禮讓,再也不爭財產打官司了。

故事六:

于鐵樵先生說:「在淮陰地方有位做官的人,他有兩個兒子,從


小兄弟倆就不合,兩人一年都見不到一次面。後來哥哥病危,就


請人叫弟弟到病床前面,牽著他的手跟他說:『我十九歲就結婚


了,年輕的時候,也沒有得到妻子的愛,到了三十八歲,父母親


就過世了;所以我的晚年,也就沒有父母之愛了,這輩子相聚在


一起最久的,只有我們兄弟二人;但是我們倆一生都不合,我今


天才開始感到後悔和覺悟;然而我的一生,卻是快要走完了啊!』


聽到了這位即將死去的哥哥,對他弟弟所講的話,聽到的人也應該


會有所感動吧!」

故事七:

張士選是五代時候的人,從小父母就過世了;等到他長大了,長輩


中,只剩下叔父一個人了。而叔父卻有七個兒子,有一天叔父就對


張士選說:「你現在已經長大成人了,我應當將家產一分為二,你


一分,我一分,你覺得這樣分公平嗎?」張士選說:「叔父,我不


忍心您家的七個兒子,七個人才共分一分的財產,叔父您可以把家


產分做八分啊!」叔父堅持不肯這樣分,張士選也堅持不肯那樣分


。當年張士選十七歲,就被推薦進京城參加考試,同時被推薦參加


考試的有廿幾位。那時有位精通相學的術士指著張士選說:「今年


高中狀元的,就是這位少年啊!」同輩的人聽到了,都啼笑不已


,並且還反駁相士的說法。相士說:「做文章這件事情,不是我


所能夠了解的;但是這位少年,他的滿臉都充滿著積了大陰德的


氣象,這一定是他做了大善事的緣故,所以我才敢斷定他今年必


定高中狀元啊!」果然張士選考中了狀元。

【再析】

現在為了爭財產而不顧手足情深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啊!親生


兄弟都是如此,何況是同父異母的兄弟,那就更嚴重了啊!若


是堂兄弟間分財產,那麼親疏的關係就會愈分愈遠了啊!有誰


能夠像張士選一樣呢?古人說:「薄待了兄弟,便是薄待了父母


啊!薄待了堂兄弟,便是薄待了祖宗啊!」因為樹木的根本,若是

有了虧損,那麼它的枝葉,必定會遭到損壞啊!這種追本溯源的道


理,大家應該要三思啊!

【結語】

凡是恭敬順從或是欺騙違逆自己的兄弟,比起恭敬順從或是欺騙


違逆其他的人,所得到禍福的果報,要強過十倍啊!若是恭敬孝順


或違逆欺騙自己的父母,那麼所得到禍福的果報,就是百倍了啊!


這種的道理大家都要牢記在心,自我警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