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停的嘮叨,真的會有教育效果嗎?看看心理學的「超限效應」怎麼說...

2014121718:58

(圖片來源)

 

要不要吃?要不要吃?”

“吃這點怎麼夠?!”

 

“你讓她吃呀!”

“把碗裡的吃乾淨!”

 

“來,再吃一點!”

“要不吃這個吧?”

 

“這個很好吃的,你吃吃看呀!”

“這麼瘦,還不好好吃飯!”

 

在我們家,只要爸爸和桐桐同時在家,

家裡就會不斷傳來爸爸讓桐桐吃東西的聲音,

討好的、命令的、質疑的、催促的,各色混雜,

目的只有一個——讓桐桐多吃,為了讓她吃進去,

不按頓,不管提供的是不是垃圾食品,

只要桐桐同意吃,定然立馬伺候!


吃了,還嫌吃得不多;

吃得多了,還怕不飽;

飽了,再過一會兒,又怕她餓了,

於是新一輪的詢問再度登場……



到了吃飯時間,萬一桐桐的表現不符合期待,

這類督促聲更是此起彼伏,

仿佛桐桐生來就是為了吃飯而存在的,


而她一天下來的主要任務,也就是吃飯再吃飯。



然而,盡管爸爸如此苦口婆心,

為了讓桐桐張開金口幾乎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

桐桐的吃飯,卻始終還是她最大的問題,

不僅沒有一點自覺主動性,反而更加挑三揀四,

飯量少得可憐,這讓爸爸更加抓狂,
更加變本加厲地在吃飯問題上喋喋不休,

桐桐卻不為所動,吃飯還是老樣子,

甚至有時候故意不吃氣爸爸。



爸爸整天軟硬兼施試圖讓桐桐多吃點飯,

卻沒什麼效果的事,讓我想起了心理學的“超限效應”。


 

讓人厭煩的超限效應

是指剌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

從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

它起源於那個著名的馬克·吐溫聽牧師演講的故事:

美國著名幽默作家馬克·吐溫有一次在教堂聽牧師演講,

最初,他覺得牧師講得很好,使人感動,準備捐款。

過了10分鍾,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有些不耐煩了,

決定只捐一些零錢。又過了10分鍾,牧師還沒有講完,

於是他決定,1分錢也不捐。

 

到牧師終於結束了冗長的演講,開始募捐時,

馬克·吐溫由於氣憤,不僅未捐錢,

還從盤子裡偷了2元錢。

 

成人的嘮叨容易把事情搞糟

個人以為,這個“超限效應”,

用來解釋成人的嘮叨不僅起不到期待的作用,

還容易把事情搞糟的情況再好不過。

當家長就同一件事一而再再而三地嘮叨孩子時,

實際上孩子就接受到了過多、過強、過於持久的信息,

過猶不及,這樣的信息,非但不能讓孩子“刻骨銘心”,

還容易讓他們厭煩,甚至逆反,

致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甚至適得其反!

 

嘮叨難以產生教育甚至會惡化問題的另一個原因,

在於它傳達了太多的關注,

當我們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孩子的某個行為上時,

實際上等於給孩子的那個行為施加了更多的外在壓力,

等於在限製孩子的自主性。

 

還是拿吃飯這件事來說,

本來這是很讓人享受的生理本能,

一旦我們把太多的關注放上去後,

結果將是什麼樣的局面呢?

孩子吃多吃少、吃快吃慢、吃這還是吃那、

是否吃飽等等都成了父母嘮叨的對象,

在這麼多的指點、祈求、期待、責難甚至強迫之下,

簡單的一個吃飯動作,

就被演變成一個壓力與反抗壓力的心理戰,

吃飯行為被異化成這樣的“自主權”爭奪戰,

孩子不想辦法通過在吃飯問題上給父母出難題

讓父母“輸下去”才怪呢!

正所謂父母越是關注什麼,

孩子越是容易在哪裡出問題!

套用一個廣告語,那就是孩子的問題,父母造!

 

很多家長在跟我交流時,

都會鬱悶地談到孩子這樣那樣的問題,

仔細審視這些問題卻發現,

這些問題大都是特定性情孩子的正常表現,

或者是特定年齡段的發展性問題,

比如,孩子怕生、膽小不敢上台表演等,

其實並不需要特別焦慮。

但是,很多家長朋友卻很難釋然,總覺得孩子不正常。

每每遇到這種情況,

除了解釋孩子的心理發展規律之外,

我總是禁不住提醒他們:

很多時候,孩子的問題都是父母“製造”的,

你光盯著孩子的問題犯愁,

卻不去反省自己如何“製造”了這些問題,

即使能一時把某個問題壓下去,也是治標不治本,

因為問題的根源在你身上,而不是在孩子身上,

不改變自己的內在,孩子的問題是不可能真正消除的,

這是因為....

 

(圖片來源)

 

1.孩子的問題是父母內在焦慮的投射

每一個當父母的人,

都難免對自己的成長心存這樣那樣的缺憾,

孩子出生後,很容易本能地把對自己的不滿

投射到孩子身上,這就不難理解,

為什麼性格內向的家長看到孩子

不敢登台表演更容易著急,

一個從小就容易受欺負的家長對孩子的忍氣吞聲

更加敏感。

 

因為家長心裡總是心存這樣那樣的焦慮,

自然禁不住在所關注的方面對孩子“明察秋毫”,

不知不覺就帶著問題的眼光去看孩子,

注意力在問題上,看到的當然都是問題,

而一些不是問題的行為無意中被選擇性過濾了,

其實我們關注到的問題行為,

只是自己內心焦慮的投射而已!

 

2.孩子的問題源於家長內心的恐懼

“問題”孩子的背後,往往是一個內心充滿恐懼、

對這個世界沒有安全感的家長,

因為對掌控局面缺乏信心,

這樣的家長往往希望能控製一切,

看不得孩子偏離自己的意誌,

結果就容易發生兩種情況:

 

一種情況是管不住孩子。

孩子的身心發展自有規律,成長是跟著成熟節奏來的,

而不是跟著父母的期望,

一旦內心恐懼的家長發現孩子不按自己的要求來,

就會亂了分寸。

 

另一種情況是孩子被管得服服帖帖。

看似應該合乎家長意願了,其實卻不然,

因為孩子是在家長的管束和控製下成長的,

長成的只能是父母設計出來的樣子,

但因為父母本身就是有問題的,

孩子也不可能絕對完美無缺,

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出來。

 

(圖片來源)

 

3.你關注什麼,孩子就拿什麼問題來控制你

有個家長跟我交流孩子便秘的問題,控製不住地擔心,

問我該怎麼辦。這讓我想起女兒桐桐便秘的經曆,

桐桐的大便一度成為我們全家的心頭大患,

每次我們都要全家出動,連哄帶騙,

只要聽說吃什麼對通便有好處,我們都會拿來嚐試,

中西醫都看過,結果卻不甚理想。

 

我們越用心,小家夥的大便越糟糕,

直到折騰得我們失去了治療的信心,

不得不放棄各種精心安排的醫療食療。

誰知就在我們不再去管之後,

她的便秘不知不覺就好了!

 

這段經曆讓我意識到,育兒過程中,

家長越是關注什麼,孩子就越容易在哪裡出問題,

因為家長的關注點是孩子控製家長最好的切口!

父母在極其關注什麼的時候,

弱小的孩子也會慢慢發現,

原來只要在父母關注的方面稍稍出點問題,

就可以讓自己變得強大起來,

強大到可以跟爸爸媽媽抗衡!

所以,家長越是關注孩子的吃飯問題,

孩子的吃飯越成問題,越是關注孩子的成績,

孩子的成績越容易讓人抓狂。

 

4.過分的關注是一種壓力,讓孩子因焦慮而失常

一個好友家的真實而慘痛的經曆。

因為擔心培養不出成功的孩子,

好友從小非常關注孩子的學習,幾近嚴苛的地步,

孩子即使考個99分,也會被責罵。

為了給孩子一個盡可能優越的讀書環境,

從小到大,他都是托人讓孩子上最好的學校,

高壓之下,孩子也的確非常爭氣,直到高中之前,

一直是班裡的佼佼者,可是上了高中之後,

當朋友因為希望孩子出國留學

給他換了一個高中預備班時,壓力之下,

孩子突然出了問題——嚴重焦慮,不敢抬頭看人,

總覺得別人看不起他,總是低著頭,神情呆滯,

跟他講話也沒大反應,不得不休學。

孩子休學這段時間,

愛兒心切的朋友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四處求治,在一次家庭系統排列治療課上,

孩子終於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

“如果低著頭更快樂的話,還是低著頭得好。”

顯然,孩子的軀體化症狀就是對學習壓力的逃避!




十元自助餐
高雄市鹽埕區公園路陸橋下有一位八十二歲的阿嬤莊朱玉女長年虧本賣自助餐,一餐只要十塊錢,五十多年

來不知道有多少生活清苦的勞工、遊民在此得到溫飽,但是她也賣掉六棟房子來補貼飯菜錢。
 
昨天下午,高雄市長謝長廷也專程到阿嬤家中探視,特地致贈市政府新聞處出版「高雄畫刊」中對阿嬤的報

導裱框的紀念牌「城市英雄榜」,希望她默默行善的故事可以啟發社會人心,讓社會多一點光明。 阿嬤莊朱

玉女從二十七歲就開始賣自助餐,早期攤位設在七賢路,以賣給碼頭工人為主,飯菜比一般自助餐便宜不

說,兼賣菸酒還可以賒帳,然而阿嬤不愛與人計較的個性,還因此賠了不少錢。
 
二十五年前,阿嬤的自助餐店搬到公園路陸橋下,還是「超低價」,飯五元、菜色每樣五元,每天都有魚、

有肉、有青菜,從不漲價,十塊錢就可以解決一餐﹔許多遊民都聞風而來,還有人在近中午時來吃飯,早午

餐一起解決,走時還打包當晚餐,就這樣一天都靠阿嬤的自助餐。
 
無形中,阿嬤已經成了遊民的守護神,有人沒辦法給錢她也不介意,只在乎他們有沒有吃飽。 阿嬤的「愛心

自助餐」名聲就此傳開,賣菜的小販都還會特別算阿嬤便宜點,與阿嬤的愛心共襄盛舉。其實,阿嬤的家境

不差,兒女也都很孝順、有成就,但阿嬤堅持要賣自助餐,問她為什麼﹖她理所當然的說:「良心就這樣想」。
 
早年,女兒、媳婦會到攤位上幫她忙,賣了三十年,眼見阿嬤年紀越來越大,身體也不那麼硬朗了,希望她


休息,但阿嬤認為自己還「煮得動」,兒女於是決定不幫忙了,想讓阿嬤知難而退,沒想到,阿嬤就一個人

賣,又過了二十五年。
 

 

為照顧艱苦人 變賣7棟房

阿嬤的家人描述,五十年來,母親為了供應三餐,前後不惜變賣家裡作生意賺的七棟房子(當時一棟房子賣

兩、三百萬元),但還是無法支應長期的愛心自助餐開銷,後來莊吉雄一肩扛下所有開支,讓母親沒有後顧

之憂,繼續當「窮苦人的守護神」。

她的義行曾被藝人許效舜和導演吳念真主持的節目採訪過,特別是許效舜採訪阿嬤時,被阿嬤感動到一把鼻

涕、一把眼淚的片段,多年來仍被網友四處轉貼,賺人熱淚。許效舜甚至讚許莊朱玉女是「賣夢的阿嬤」。

七十歲前,莊朱玉女每天煮早、午、晚三餐給艱苦人吃,七十歲後,即使年事已高,阿嬤仍堅持要煮午、晚

兩餐,直到八十歲後,家人擔心阿嬤體力無法負荷,苦勸阿嬤之後,莊朱玉女才改為每天只煮午餐一餐;幾

年後,阿嬤中風,體力大不如前,才停止供餐。

阿嬤善心 許效舜感動落淚

許效舜獲悉阿嬤仙逝的消息後,日前在臉書PO文說:「十六年前的那一段好緣,留下發人省思的故事紀錄,

提醒世人如何在艱苦困頓的狀況下,還能想著怎麼讓別人有一餐熱食與繼續活下去的力量,這是一股正面能

量的清流。阿嬤一定是開心的去雲遊了!您一生的付出是如此的有價值,讓您的精神永遠的流傳下去。」

阿嬤獨力做自助餐照顧艱苦人,前後賣了七間房子應付開銷,被盛讚是「活菩薩」。阿嬤的鄰居說,常看她

有空就撿鐵塊賣錢補貼,或是撿木材當柴燒,自己推著娃娃車上市場買菜,所有事情都自己來,幾乎全年無

休,「常看她累到推車途中都能打瞌睡。」 家人為延續阿嬤的愛心,將以她的名字成立慈善會,幫助貧困學子和急難民眾。

 



  •   asd9595 於 2015-07-05 23:27 1F
  • 隨喜讚嘆 莊朱玉女 女士善行 不可思議功徳利益,願大家一同 見賢思齊,行善積德。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