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張飛轉世宋朝岳飛

2014012418:45



三國猛將張飛成神後,在宋朝又再度分靈轉世為岳飛



岳飛字鵬舉,1103年生於相州湯陰



(今河南湯陰),少時家貧,日間耕



田割草,晚上以柴照明念書習字,尤



喜讀兵書。岳飛體魄強健、寡言淳厚、



剛直義氣且勇力過人,十幾歲已能拉3



00斤硬弓、960斤腰弩,能左右開弓射



箭,槍法“一槍無敵”。 岳飛20歲入伍



,投奔真定(今河北正定)安撫使,兩年



後,再投河東路平定軍。1126年,金軍攻



汴京,欽宗弟趙構以“天下兵馬大元帥”



名義招募義勇民兵,岳飛投其帳下,因率



百騎斬殺金軍幾千有功,被升為秉義郎。



三個月後,岳飛投奔河北路招撫使張所,



頗受賞識,曾在王彥統轄下抗金,渡河收



復新鄉。因與王彥不和,轉戰汴京,再次



投奔宗澤,在黃河以南連續戰勝金軍。11



29年冬,金軍由兀朮統率大舉南侵,渡江



攻入建康。高宗輾轉逃往海上,岳飛奉命



收復建康,於牛頭山大敗敵軍。南宋相應



在江淮之間有防,派岳飛防守江州(今江



西九江)至江陵(今湖北江陵)一線,岳



飛先平定叛軍、遊寇及農民起義,收編精



兵,以後三次主動出擊大獲全勝。 第一次



在1134年,岳飛率軍從江州出征,收復偽



齊佔領的襄陽等六州之地。在隨州(今湖



北隨縣)岳飛的16歲長子岳雲,手握各重



80斤的鐵錘力奪頭功。在襄陽,岳飛慧眼



識破敵人以騎兵佈防江岸,以步兵擺陣闊



野的破綻,令部將以手持長槍的步兵攻敵



騎兵,使其陣腳大亂,互相爭擠奪路,落




入江中。又以騎兵將敵步兵殺得丟盔卸甲




,擊潰偽齊主力。僅三個月即順利收復六



州,保住了長江中游,打通了通往川陝之




路,扭轉了南宋的被動局面,增強了軍民



抗敵的勇氣和信心。32歲的岳飛被破例提



升為清遠節度使,又進封武昌郡開國侯,



享受劉光世、韓世忠、張俊同等的宋朝最




高殊榮。 1135年夏,岳飛率軍鎮壓洞庭




湖地區土匪,被朝廷封為開國公。岳家軍



由於收編起義軍人數猛增。次年,岳家軍




第二次北上出擊,收復洛陽西南險要之地



,奪取燒毀偽齊糧秣,逼近黃河。因朝廷



不供軍糧,功敗垂成。雖升職太尉,壯志



難酬,填《滿江紅 》抒懷: “怒髮衝冠,



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



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



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



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



踏破賀蘭山闕。壯士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



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金軍於1140年5月,四路伐宋。高宗大驚失



色,不得不下令各軍分別抵抗。岳飛第三次



出擊,令所部一支分路進攻河南,一支重返



河北,自己率主力從正面向汴京推進。



40多天,先後收復陳州(今河南淮陽)等重



鎮,從三面形成對汴京的包圍圈。7月初,岳



飛以少數輕騎駐守郾城,每天派小股人馬向



金軍挑戰。兀朮由小路進軍至城北20里處與



岳家軍相遇。岳飛命岳雲先闖敵陣,苦戰幾


十回合,獲勝。兀朮遂以有“常勝軍”之稱


的“鐵塔兵”、“拐子馬”襲來。“鐵塔兵



”是金兀朮侍衛親軍,由三千餘頭戴雙層鐵



盔、身披重甲的騎兵組成,每推進一段,後



面便置障礙,只能前進不能後退。正面衝鋒



時,猶如一道鐵牆。左右兩翼配備輕騎兵一



萬五千,常在戰鬥最激烈時突然出擊,稱



“拐子馬”。待敵軍臨近,岳飛指揮經過



專門訓練的步兵手持“麻紮刀”和大斧專



砍馬腿,使敵馬翻人仰不得前進。從午後



直戰至天黑,金軍大敗。接著,在郾城附



近連戰連捷。在穎昌(今河南許昌)再殺



退兀朮的十萬步兵和三萬騎兵。金軍全線



崩潰,副帥斃命,兀朮敗逃。岳飛上書高



宗:此乃“陛下中興之機,金賊必亡之日”



。並親率岳家軍追抵朱仙鎮,距汴京僅45里



,與義軍配合將兀朮圍困在汴京,派猛將率



500精騎與十萬金軍對陣。 兀朮哀歎:“自



我起兵北方以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失敗過。



”岳飛決心乘勝渡河收復河北,激勵部將:“



直搗黃龍府,與諸君痛飲耳!”然而,高宗



懾于岳飛震主之威,聽信秦檜奏言,“令



岳飛暫且班師”,下令各路大軍一律撤回



原駐地。高宗於1141年一舉剝奪韓世忠、



張俊、岳飛的兵權,解散其軍隊。詔岳飛



赴臨安任樞密使。不久秦檜再誣陷岳飛與



岳雲及部將張憲謀反,由高宗親自審理此



案。審訊中御史中丞何鑄被岳飛背上由



老母親手刺上的“精忠報國”四個大字



深深感動,轉而為岳飛鳴冤,朝廷改由



萬俟接任審理。1142年1月,岳飛被以



“莫須有”(即或許有)罪賜死,時年



39歲。岳飛一生儉樸,不置田產,不積



私財,不為後代鑽營利祿。岳飛治軍嚴謹



,紀律嚴明。人稱:“凍死不拆屋,餓死



不擄掠”。“撼山易,撼岳家軍難”。打仗



時他身先士卒,與土兵共甘苦,從不居功自傲



,贏得了歷代人民崇敬和同情。(註4) 南宋名



將岳飛被秦檜用十二道金牌召回京城臨安時,



岳飛路過鎮江,拜訪金山寺道月禪師云:“昨




夜營宿瓜洲時,夢見兩條狗講話之事,未知



此行吉凶如何?”道月回答:“二犬對言,是



一獄字,此去恐怕有牢獄之災,務必謹慎。



”臨別時,道月禪師贈詩曰:“風波亭下浪



滔滔,千萬留心把舵牢!謹備同舟人意歹,將



身推落在波濤。”岳飛到了臨安後,果然被



秦檜害死在杭州風波亭下。岳飛在被害前歎



息:“悔不聽道月之言。”秦檜得知,即令




何立拘捕道月禪師。何立到了金山,道月禪



師正在堂上說法,口中念念有詞:“吾年四




十九,是非終日有,不為自己身,只為多開



口。何立自南來,我向西方走,不是佛力大



,幾乎落人手。”
說罷,就地坐化而逝。秦檜



未拿到道月禪師,又聽說金山有七峰嶺,是一



風水寶地,每代出高僧。盛怒之下,遂派人將


七峰嶺削平。




後人為了紀念愛國忠臣岳飛和愛國僧人道月禪



師而在此建閣,名曰七峰閣。之後屢經興廢,




改建為七峰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