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謙

2017021213:54




三奶宮 朱府王爺 降

         


勇如弱退我一步 有若無讓人三分



謙者,遜讓之謂也。是為得功,其德施之,



而不稱其功,是謂有德,不稱名之功德,大


矣哉。道德經云:「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


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美者貴


乎藏,夫天地之化工,造物之造化,變化無


窮,循環無端,有生有死,有長有滅,萬物


之美,如曇花一現,苟能不知美之為美,惟


獨自然,是為自然之美;善者貴乎隱,人之


性本善,不知善之為善,惟獨無為,是為自


然之善。天下之事功者,皆純於自然之道,


各安其命,各得其所,雖有其功而謙遜不誇


其功,謙遜讓賢,為世勞而無怨,謙之功也


。論語公冶長篇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


勞。」此則行已謙恭,為修心養性之道也。

  

謙者,謙己進修,不恥下問之謂也。宇宙之


大,無奇不有;天地之廣,無所不包。萬物


之道,包羅萬象,上自天文,下至地理,各


有其道,各有其理,大者無所言其大,小者


無所言其微,觀其靜,察其動,以達致知窮


理之域也。欲窮萬物之理,必先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為學之事也。為學求進,貴在謙


己,日新又新,精益求精。夫君子之學,在


謙己而后勉人勵學,勿自稱其才,自誇其能


,學無止境,學而后知不足,故君子不恥下


問,可以為學之道矣。論語述而篇,子曰:


「文莫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也。」

  

謙者,存養之謂也。謙遜為存心養性之本,謙遜


其心而存養其性,道則可致中和而得眾,謙恭待


人,謙和接物,民胞物與,上下和睦,無爭無鬥


,無怨無恨,無嫉無妒,和和氣氣,快快樂樂,


其功在謙遜之德也。

  

謙者,敬也。史記樂書:「君子以謙讓為禮。」


心有謙遜之德,外必有合乎中道之禮儀,故曰:


謙,美德也。過謙者,懷詐也,謙不中禮,謙不


中節,所損甚多,唯合禮節而得中道,則善矣。


謙之功大矣!心不妄念,身不妄動,口不妄言,


謙謙柔順,卑以自牧,專誠一致,以道為行,以


德為立,以善為志,故曰:當仁不讓。謙之於處


世,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內不欺己


,外不欺人,上事父母兄長,以至於妻子,弟妹


,無不以謙敬繫之,故謙者,此君子之所以宜家


者也。



謙之述例:管幼安謙恭感人。

  

管寧是三國魏朱虛人,字幼安,從小很喜歡讀書


,並且讀起書來很專心,從不為外面的環境所影


響,所以成為一位很有學問的人。他在年少的時


候與華歆同席而讀,有一次,有高官顯要從門過


去,華歆放下了書去觀看,管幼安立刻就跟他分


了席位而坐,可說是一位非常用功的人。管幼安


是位好施的人,他無論住在什麼地方,凡是親戚


、朋友、鄰居、故里,如果有貧弱無依的人,他


一定把自己所有的東西,分給大家去使用。雖他


很清苦,也不顧著自己專用,而看別人沒東西用


。有的時候,窮的連明天的糧食都沒有了,他仍


舊很大方地杷自己僅剩的分給別人,這樣做,他


才感到心安。他平時的態度非常謙恭,說話的語


氣很溫和,所以大家都很喜歡跟他在一起聊天,


他同人家的兒子在一起談天的時間,一定告訴他


孝親的道理;要是跟有長兄的人談話,一定告訴


他為悌的道理,因為他很誠懇,所以大家都很樂


意接受他的意見。所以凡是他所到的地方,一切


不良的社會風氣,都會立刻改變,成為一敦厚的


地方了。



有一次,他恰好住在一口公井的傍邊,汲水的人


很多,無論男的,女的,老的,少的,終日不絕


。因人大多所以常常因為爭先恐後,而吵了起來


。管幼安看見了這種情形,心理很是不安,他就


立刻買了許多裝水的器具,放在井旁,自己前往


把這些器具裝滿了水,以便來汲水的人取用。他


有如此謙敬助人的精神,卻不讓大家知道。後來


大家都感到很奇怪,到底誰這麼好心地,在查問


之下,才知道是管幼安做的,於是大家很感動,


以後凡是來汲水的人都互相謙讓了,不再有爭吵


的現象。



他的鄰居,養有耕牛。有好幾次,這牛無人去看


管,跑到管幼安的田裡踐踏,把農作物都踏壞了


,甚至於有的被吃掉了,管幼安不但沒向牛的主


人說些什麼,反而把牛牽到蔭涼的地方,不讓強


烈的太陽曬壞了牛;再用食料飲水,供應這頭牛


,比他的主人待得更好。牛的主人聽到了這件事


,感到很慚愧。所以凡是他住的地方,民風本來


很頑野,都好爭訟,逐漸被他感化,都講起了禮


讓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