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知

2017021213:50



張果老仙翁 降

      



圓公無缺能伸轉 遠慮近憂事物精



知者,識也。識吾身之存有,何為了達,人生


生死之諦,了悟明心見性之道乎。心之動也,


觸物而感,應變無窮,心念一生,眾幻無不現


於前,感應之力,景於四維六合,隨念而起,


隨念而滅,萬幻惟心,變化無停,故欲明其心


而見其性者,必先知此心之動念,幻景之變化


而握其不變,此不變之心,方能體會天地一體


之真知真如,吾心念息,合天地之一息,啟發


吾心之真如,此則謂知吾心之真知也歟。抑此


心念念不停,妄想叢生,豈可得此心之靜觀,


而得明心見性之道乎。故曰知此心之不變,方


能靜觀此心而正其心也。觀此心而見此性者,


謂之復命歸根,復此性命者,是謂知心之未發


,歸天命,則曰知此天命之謂也。論語堯曰篇


,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知此心而


后達天命之貴,然後道可行之於天下矣。

  

知則智之謂也。智之始,是知之良知而辨別是非


。君子之知,務求真知,不以虛知而為知,不實


其知,則誤於人生修身養性之道也。知之為知者


,當知道義了悟,知之意義,以達此智,是真知


。故真知之行也,篤實無虛,不以不知而強知之


矣。若不知而為知者,則不明道體,不明其道體


,則不行其道,不行其道,則何以成道者乎。故


曰,有此真知,而后有此智,有此智而后有此慧


,智慧者,為君子修身、正心、證道之本也。

  

知者,知人之謂也。知彼知此,而后辨別邪正,


是謂知人之善惡,然後行其道,道則不致生於異


瑞也已。論語顏淵篇,樊遲問知,子曰:「知人


。」知人之虛實真偽,而后道施於民,抑不知人


之善惡真偽,而與之言,失言也。不知人之善惡


虛實,而不與之言,失人也。故真實之知,則不


失言,亦不失人也。

  

知者,知中道之謂也。君子知道,而后可以行道,


不知道,何以行道哉?道也者,性之所歸,明心之


性也。論語子罕篇,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


;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瑞而竭焉。


」空空如其性,真如常存,叩其兩端,無過無不及


,得乎知之中道,心正應乎萬象而無窮,知此心矣。

  

知者,知止也。知止者,所當止之地也,亦即至善


之地也。夫人之性,所得乎天,而虛靈不昧,以具


眾理而應萬事者也。但為氣票所拘,人欲所蔽,則


有時而昏,然本性之明,則未嘗息者,故務除其舊


,而復其初,發其明,而去其舊染之污也。故大學


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


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


先後,則近道矣。」定、靜、安、慮之功,在於致


其良知,而尋其至善之地也。



知之述例:主張致良知及知行合一說之王陽明。

  

王守仁是明朝理學家,字伯安,學者稱為陽明先生


,浙江餘姚人。他的母親懷孕伯安十四個月而生。


有一天王陽明的祖母做了一個夢,夢見一位天神,


從雲端下來,送了一個胖娃娃給她,於是把這出生


的孫子叫王雲。但王雲到了五歲還不能說話,有一


天,一位和尚上門來化緣,並說:「可惜道破!」


說罷,掉頭而去,王雲也從此開始說話了。於是


家人給他改名叫守仁,後人因他曾在貴州陽明洞


講學,所人又稱他為陽明先生。

  


王陽明在十一歲那年,因父親在北京任事,派人


來接他祖父到北京去,他與祖父同行。他雖年紀


輕,但對於事物觀察很仔細,在路過鎮江金山寺


時,他曾吟了兩句詩:「山近月遠覺月小,便道


此山大於月。」可見他天上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和


正確的判斷力。在十五歲那年,曾獨自遊歷塞外


,悉心觀察邊塞的山川形勢達一月之久始歸來。


後因家庭的關係,祇好回到他的書房,潛心從事


他的研究工作。到了十七歲那年,他的父母給他


訂下了南昌諸家的小姐,叫他去迎親,但到了鐵


柱宮的道觀,和一位道士談起了修身養性的道理


來,越談越起勁,把自己迎親之事亦忘了。在孝


宗弘治己未年中了進士,授刑部主事,後調兵部


。不滿太監劉瑾專權,被捕下獄,廷杖四十板,


把他貶謫到貴洲的龍場驛丞。後劉瑾被誅,知廬


陵縣,歷吏部主事,員外郎,郎中,陞南京太僕


寺少卿,鴻臚寺卿。後平定宸濠之反。陽明先生


是我國有名的理學大師,剛毅正直,有守有為;


不僅在學說上有獨特輝煌的成就,在事功上亦有


其不可磨滅的功績;為國立功,為社會立德,為


萬世立言。至五十七歲時病逝,門人周積侍疾,


問有否遺言,先生答曰:「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王陽明的學說大的有三:(一)心即理說-陸王同


為心學,以為吾心即理,理者不外吾心。故曰:


「夫物理不外於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無物理


矣。遺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耶?心之體性


,性即理也。」(二)致良知說-陽明先生至貴


州龍場,始悟格物致知,到五十歲時,方以致良


知三字教人。他曾經說:「其於良知之說從百死


千難中得來,非是容易見得到此,此本是學者究


竟話頭。」又說:「自孔孟既沒,此學者失傳幾


千百年,賴天之靈,偶復有見,誠千古之一快,


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者也。」故致良知可說是王


陽明獨創之思想。(三)知行合一說:陽明先生


既以致知之知解為良知,所以致知者,致吾心之


良知於事事物物也。則致知功夫自含知行二者為


一之。陽明先生曰:「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


以二也。求理於吾心,此聖門知行合一之教。」


又曰:「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


之始,行是知之成。若會得時,只說一個知,已


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又曰:


「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


知。知行功夫本不可離。」他的學生除愛問知行


合一之宗旨,答道:「大學言如好好色,見好色


屬知,好好色屬行。只見色時已是好,非見而後


立心去好也。今人卻謂必先知而後行,且講習討


論以求知,俟知得真時方去行,故遂終身不行,


亦遂終身不知。」陽明先生此說是對當時只求空


談,不顧實踐之學界給予對症下藥,貢獻於世道


人心者良非淺鮮。以上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


一之說,為王陽明為學之綱領,三者相待而成,


去人欲存天理,為王陽明生平講學之要旨,其學


說思想影響後世很大。故明儒學案曰:「先生之


學始泛濫於詞章,繼而遍讀考亭之書,循序格物


,顧物理吾心終判為二,無所得入,於是出於佛


老者久之。及至居夷處困,動心忍性,因念聖處


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聖人之道,


吾性自足,不假外求,求學凡三變而始得其門。


自此以後,盡去枝葉,一意本原,以默坐澄心為


學的。有未發之中,始能有發而中節之和,視聽


言動,大率以收斂為主,發散是不得已。江右以


後,專提致良知三字,默不假坐,心不待澄,不


習不慮,出之自有天則。蓋良知即是未發之中,


此知之前更無未發,良知即是中節之和,此知之


後更無已發,此知自能收斂。不須更主於收斂,


此知自能發散,不須更期於發散,收斂者感之體


,靜而動也,發散者寂之用,動而靜也。知之真


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無有


二也。居越以後,所操益熟,所得益化,時時

知是知非,時時無是無非,開口即得本心,更

無假借湊拍,如赤日當空而萬象畢照。是學成


之後又有此三變也。先生憫宋儒之後,學者以

知識為知,謂人心之所有者不過明覺,而理為


天地萬物之所公共,故必窮盡天地萬物之理,


然後吾心之明覺與之渾合而無間,說是無內外


,其實全靠外來聞見,以填補其靈明者也。先


生以聖人之學心學也,心即理也,故於致知


格物之訓,不得不言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


事物物,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夫以知識為


知,則輕浮而不實,故必以力行為功。夫良


知感應神速,無有等待,本心之明即知,不


欺本心之明即行也,不得不言知行合一,此


其立言之大旨不出於是。……。向外尋理,


終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本,縱使合得本體上


已費轉手,故沿門乞火,與名眼見闇,相去


不遠。………。試與孔孟之言證之,致吾良


知於事物,事物皆得其理,非所謂「人能弘


道」乎?若在事物,則是「道能弘人」矣。


告子之外義,豈滅義而不顧乎?亦於事物之


間求其義而合之,正如世儒之所謂窮理也。


孟子胡以不許之,而四端必歸之心哉?嗟呼


!糠秕迷目,四方易位,而後先生可疑也!


」可見推崇可謂至矣。



  •   涂少卿. 了悟 於 2017-03-20 20:04 1F
  • 寫 的  很 好  .很 實 在  .我 想  .˙ˇ 只  要 您  認  真 的  修  行 .快樂的  修行 及 . .自  在 的  修 行  

    修 心  修 的  好  在  修  行  的  .過  程  中   領  悟   .其  道  裡  ..在 修 心   的  過  程  中  .領  悟. .

    ​的  越  深  修  空  的  境  界  才  會  .圓 滿   .   請  記  得  .修  心  的  過   程   才  是  開  智   慧  

    ​的  根  源   .明  心  見  性   .只  是   答   案  .請  身空   .心   空  .法   空   是   在   過   程   中 成  長

    這樣  才  能   明   心   見    性   .

                                                                                                     台 灣 了  悟
  • 版主於 2017-04-02 18:44 回覆